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是华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为完整的抗日旧址,是中国人民特别是广东人民不畏强敌、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由东江纵队的前身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1940年10月创建,是我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称为“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日,积极开展军事斗争、发展文化事业、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曾在百花洞战斗中击毙日军大队长长濑等五、六十人,迫使日军承认“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在粉碎日军“万人扫荡”战斗中,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为东江纵队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华南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现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等9处旧址,是华南地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抗日文物群体。2002年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9月评为东莞市文物八景之一“东纵丰碑”,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8月24日被国务院公布纳入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所在的大王岭村,是大岭山抗日根据旧址的核心区域,抗日旧址最为集中,与著名的百花洞战场相距仅2公里,是一座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当年曾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机关的驻地,至今仍保留着清末民初时期的村落格局、传统民居和生产、生活用具,部分民居的墙上至今还保存着抗战时期留下的累累弹痕。2005年9月3日,各文物点已分别按照抗战时期的历史原貌复原陈列,形象地展现了当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与大岭山人民团结战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斗争的历史场景,并设置了展览版面介绍,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的东纵历史主题陈列“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一同对外开放。
大王岭村
大王岭村全貌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远景。
国保单位授牌
2006年5月25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同年12月,在东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授牌仪式上,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向国保单位授牌。
保护范围图
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2004年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划定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图为大王岭村文物保护范围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