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抗战与营救行动

    1941年底,当日军进攻香港九龙地区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派出武工队挺进港九敌后开展游击战。
    1942年2月,活动在港九地区的抗日武工队统编为港九独立大队,这是一支在特殊的斗争环境中,做出特殊贡献的部队。根据港九地区的特点,港九独立大队积极开展城市和海上游击战,不断取得反“扫荡”和出击敌人的胜利。同时,为营救被困在香港的一大批进步文化界人士和重要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共广东地方组织、中共香港地下组织和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按照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的指示,历尽艰辛,成功地将他们撤离虎口,并安全护送到祖国的大后方。这一行动被中国文学大师茅盾先生称赞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天,日军进攻香港,驻港英军在日军突袭下,溃不成军,很快投降。12月25日下午7时,香港总督杨慕琦于半岛酒店3楼的日军战斗司令室向日均第二十三军司令官酒井隆中将无条件投降。
    1942年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成立,大队长蔡国梁(中),政治委员陈达明(左),副大队长鲁风(右)。
    刘锦进原名刘黑仔,是港九大队短枪队长。他带领队员神出鬼没地深入敌穴,杀鬼子、抓特务、惩汉奸,令日军谈虎色变,是名扬港九的传奇式英雄。1946年5月刘锦进在和国民党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香港沦陷后,港九大队开展营救英军人员和国际友人的工作。从1942年2月至4月,帮助一批英国军警官员和士兵先后逃离香港到达东江抗日根据地。图为英军战地医院赖特上校脱险后留影。
    1942年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派出熟悉英语并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干部在港九大队建立国际工作小组,黄作梅任组长。1955年4月作为一路的领队参加亚非会议,因特务在飞机安放了定时炸弹,飞机坠毁,黄作梅和其他同志壮烈牺牲。图为黄作梅。
    许多文化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在东江游击队的掩护下,化装成难民插入难民队伍中通过日军的岗哨,顺利离开香港。图为日军在青山道沿途设置岗哨搜查过路行人。
    被营救脱险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到达东江抗日根据地后,受到热烈欢迎。图为第一批到达东江游击区的文化人士合影(前排左三为茅盾、三排左二为戈宝权)。
    众多文化名人到达白石龙后,由东江游击队护送转往桂林等大后方地区。图为1942年夏衍(左三)与田汉(左一)、王莹(左二)等在桂林合影。
    邹韬奋亲笔题写“保卫祖国、为民先锋”八个字,赠给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曾生,盛赞东江游击队对抗日所做的重要贡献。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756号